面對老後,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?

面對老後,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?

2025年,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,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是老年人口。談起「老」,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,著名電視製作人、有「綜藝教父」之稱的王偉忠,即將邁入七十。他談到老年的感受時,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:「老就像秋天的風,從不知名的地方吹來」,「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的,慢慢地,體力和許多事情都開始改變。」當他拿到敬老卡時,更以幽默的語氣笑稱:「敬老卡是人生的勳章。」

 

這段話打動了我,每個人都會老,但老究竟意味著什麼?當我們拿到這張象徵歲月的「人生勳章」,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自己、面對生命的下一個階段?

作為一名醫師,我特別關注健康老化的議題。近期讀到一篇由德國學者Luise Charlotte Behr等人發表的研究⟪60 years of healthy aging: On definitions, biomarkers, scores and challenges⟫,這篇文章以如巨流河般的視角,系統性地整理了過去60年來學界對於「老」的理解,讓人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老化。這些洞見引人深思,值得與大家分享。

事實上,約莫就在六十年前,許多人對於老還帶有負面想法,其中以Cumming & Henry​​「脫離理論」為代表。該理論認為,人上了年紀,隨著身體機能衰退,就逐漸從職場、社交生活等情境脫離,開始準備放棄工作、休閒、朋友,迎接老之到來。

 

這看法,是否有些太過消極,白白浪費大好人生?所幸有學者Havinhurst提出「活動理論」作為挑戰,他認為,老年更需參與社會活動,維持人際關係,追求個人興趣,獲得滿足與幸福感。這項看法成了轉捩點,一掃消極負面,成為接下來學理的重要基礎。

 

時至1980年代,學者Rowe & Kahn 進一步提出「成功老化」(successful aging)。他強調。「老」不等於「病」,老有很多層次,相較於「一般老化」(Usual Aging)、甚至「病態老化」(Pathological Aging),人們更應該追求「成功老化」:包括降低疾病或失能的風險、提高身體與心智的功能、賦予老年生活的積極承諾。

 

 

隨著人類壽命越來越長,世界衛生組織(WHO)也提出更多相應的看法,WHO認為,「內在能力」是健康老化的關鍵,這些能力包含行動能力、活力、心理能力、認知能力及感官能力 (視覺及聽覺),當人具備充足的內在能力,才能與環境互動,去做自己衷心重視的事情,同時,也要具備從壓力事件恢復功能的復原力,幫助生活回歸常軌。

 

早年,人們往往將老化視為一條不可逆轉的衰退之路,彷彿只有疾病與失能在前方等待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進步,我們漸漸發現,老年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宿命,而是一個可以精心雕琢的旅程。隨著觀念的轉變,反映了我們對生命深層意義的重新思考——我們不必被既定框架束縛,而是可以自由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藍圖。

 

我用「打造」來形容老年生活,因為它並非命運使然,而是我們可以提前籌劃、細心設計的藝術品。

大家都怕老,但其實更應警惕「衰」。有人年過半百仍神采奕奕,有人未老先衰,這一切都源於早期對健康的管理。正如⟪60 years of healthy aging: On definitions, biomarkers, scores and challenges⟫所提到的觀點,隨著醫療的進步、預防醫學觀念的普及,醫學界對於「健康老化」有更多元的衡量指標,並且在延長壽命的基礎上,進一步縮短疾病與失能的時間,延長壽命同時也致力於減少疾病與失能時期,讓我們的晚年充滿活力與自由。